从2014年初开始,浙江省大力推进 “五水共治”,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我校专门成立了服务浙江“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充分发挥人才、学科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助力“五水共治”,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16年1月6日,《浙江教育报》以《水更清了 鱼更多了 野鸟飞回来了——浙农林大生态科技助力乌镇治水》为题,报道了我校发挥优势助力乌镇市河治水,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事迹。
现将报道原文转载如下:
水更清了 鱼更多了 野鸟飞回来了
浙农林大生态科技助力乌镇治水
“和2014年来乌镇时相比,现在乌镇市河的水更清了,鱼虾更多了,很多难得一见的野鸟也飞回来了。”在前不久举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不少来到乌镇参会的网络大咖发现,桐乡乌镇的母亲河——乌镇市河比去年更清澈、更漂亮了。
说起乌镇市河的变化,不得不归功于浙江农林大学与桐乡市乌镇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实施的“乌镇市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6月开始实施,由浙农林大曹玉成博士等专家提供技术支撑,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浙江省“科技治水”“生态治水”“智慧治水”的前沿先进理念和创新科技成果。
“乌镇是一座具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市河是当地的一条母亲河,河长近4公里,河宽36~50米,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和生态景观,但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水质有所下降。”曹玉成说,该项目的实施内容包括截污纳管、围堰沉砂、生态修复、景观营建和智能维护等多个方面,目标就是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和实现景观多样。
乌镇被确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后,大家对乌镇自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让乌镇更好地向全世界呈现江南水乡的独特神韵,成为乌镇当地群众的共同期盼。从去年6月开始,浙农林大20多名师生先后多次前往当地开展调研。大家通过对乌镇市河水系水文、水质状况、生物生境、河道功能、污染源等的分析,结合河道健康诊断,确定了修复目标并不断优化修复方案。
浙农林大距离乌镇有100多公里,研究团队的师生们驱车从学校到乌镇市河需要将近两个小时。曹玉成和团队成员在半年时间里前往乌镇近百次,只要学校没有教学任务,他们就会前往乌镇实施项目、检测水质:从最开始的每周一两次,到暑假期间每周三四次,最后为了全身心投入到治水之中,专家们干脆在乌镇河边租了房子,以便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乌镇河水监测和河水修复工作。
“在治水的过程中,我们每天与河为伴,清淤泥、理水草,搭建生态浮床、检测水质变化,我们经常工作在小船上,吃饭在河岸边,虽然每天都干得辛苦,但是看着河水越来越清澈,可以让参加互联网大会的各国领导人和网络大咖看到美丽清澈的河水,我们研究团队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高兴。”生态修复团队的研究生方飞说,在治理乌镇市河的过程中,付出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不仅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贡献了力量,也在治理乌镇市河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治水技术。
在乌镇市河生态修复过程中,如何发挥乌镇在智慧管理方面的优势,成为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曹玉成和科研团队在生态修复乌镇市河过程中,先后采用了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用手机监控不同河段河水的ph值、溶解氧等多项指标。这一举措使得乌镇在河水生态修复过程中,也充分展现了乌镇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特色。
此外,专家们在修复过程中,还先后采用了多项技术协同修复乌镇市河生态。“水生植物-吸附基质-高效微生物”协同净化生态床技术,集成了现行生态浮床和人工湿地技术,同时引入有利于植物以及微生物生长的轻质吸附型基质,利用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富集和缓冲等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及其根系激发效应,并形成高底物浓度、高微生物量以及高微生物活性的微处理环境,从而加速对污染物的转化和转移。
经过专家们半年左右的努力,如今的乌镇市河水质大大改善,去年11月份通过采样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水质类别都明显改善,整体水质从三、四类水上升为二、三类水,个别指标达到更高水质要求;水景观、水生态达到了多样的效果,河水更清澈了,鱼游回来了,鸟也飞回来了,整个乌镇市河呈现出了生机、生态的局面。
“经过专家团队专家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如今乌镇市河的水质得到了提升,参与项目的专家和研究生也在参与修复生态中,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增强,集成多项技术修复水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可以说乌镇市河修复的过程,也是我们研究生现场教学实践的过程。”浙农林大社会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中心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