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学校举行纪念邵志鹏同志因公殉职二十周年座谈会。校长沈希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科技厅二级调研员叶祥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倪建均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吴家胜主持。
沈希对学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特派员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天的座谈会意义重大,是重温、是回归、更是进一步落实的会议。他认为,科技特派员制度以人才下沉为抓手建立了人才与科技的结合,以持续发展为目的实现了扶贫与扶智的结合,为“三农”科技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为“三农”人才培养找到了新路径。二十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做深、做实、延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将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相融合,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沈希对进一步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聚焦服务成效,以“实”为要凸显“服务力”。科技特派员要带好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治理的头,依靠学校科技、人才和平台优势,以实干推进工作,解决“真问题”,为服务对象带来切实利益,将技术和成果向服务地转化好。二是要聚焦样板打造,以“亮”为要凸显“影响力”。要打造有学校烙印的高水平服务样板和典型示范,持续擦亮我校科技特派员工作“金名片”,提升社会服务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充分绽放科技特派员制度育人价值的时代光芒。要深耕特派员制度,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沈希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双向多维的,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也对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能力和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要作用。他强调,学校是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的结合体,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育人价值,推动师生对“三农”的认识和了解,产生知农爱农的真情感;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教育功能,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放入教学培养环节和课程建设环节,锤炼品质,培养更多强农兴农高素质人才;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实践功能,努力在服务中找到真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做好、回答好时代之卷和习近平总书记之托,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吴家胜领学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他指出,邵志鹏同志事迹充分阐释了“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品质和“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我们要发掘好、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践行好。一线科技工作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进一步增强感恩奋斗、实干争先的信心、决心,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送到农户家,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项制度贯全局的奋进风范,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新时代再创科技强农、人才兴农的新辉煌,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浙农林大辨识度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成果,不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
叶祥发对我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的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担当、责任和传承。下一阶段,要牢记嘱托、学习榜样、弘扬精神,充分发挥好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与发展过程中的源远流长、息息相关、榜样辈出、硕果累累、情怀深厚、浓厚氛围等优势,以政策和机制为保障,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再续新篇章,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发展。
会上,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代表、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代表以及与邵志鹏同志同派驻泰顺县的科技特派员代表,园艺学院、艺术学院、科技处负责人,先后围绕如何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进行发言。
邵志鹏同志是我校食品学科教师,也是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2003年12月31日,他在科技服务的途中因公殉职。浙江省委追授邵志鹏同志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委组织部、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等单位追授邵志鹏同志“模范科技特派员”。《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追悼这位年轻的“农民博士”。
组织部、科技处、合作处、食健学院、艺术学院等负责人及科技特派员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合作处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