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智能农机装备团队通过与丘陵山区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加强合作,共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助力山区农民春耕备耕。我们希望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速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两天,在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江山市新塘边镇、遂昌县三仁畲乡等地,浙江农林大学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农机装备团队正在进行春耕备耕科技服务。
当前,正值大地回春、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各地农民开始忙碌起来了,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教授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纷纷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课余、周末等时间分赴田间地头,根据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的实际需求,针对经济林、蔬菜、茶叶、水果、畜牧、笋竹、食用菌、中药材等生产经营上的技术需求进行调研,对做好春耕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将自己的科研论文“写”在了春耕的大地上。
“一年之计在于春。高校的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既是老师也是科技人员,我们有义务发挥科研优势助力农林业生产,真正把论文‘写’在春天的田野里,这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科研人员的职责。”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刘兴泉说。
在开化县华埠镇联盟村等地,浙江农林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团队深入调研当地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对建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提出具体方案,就当地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农资上山,农产品下山”提供装备技术支持,对当地桑蚕养殖的装备的改进提供建议。
在江山市新塘边镇,专家们实地查看荸荠生长环境、农机应用条件,并围绕当地特色作物——荸荠产业的发展深入交流,并就劳动成本高、储藏保存不易等问题现场提供了解决方案。在遂昌县三仁畲乡,团队与中药材种植户亲切交流,实地查看黄精生长环境和条件,为黄精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提供装备技术支持。
在浙江省天台县石梁镇慈圣村,浙江农林大学规划设计、茶学、水果种植等领域专家围绕当地集体经济、村容村貌、产业现状、区位优势及未来发展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与会人员结合慈圣村生态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特点,围绕规划设计、产业经营主体培育、“土特产”提升、三产融合发展及村集体经济壮大等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专家们还一行人员前往当地的国家“中黄1号”茶产业示范区基地,对精品茶园规划、“三茶”融合等黄茶全产业链体系进行了技术指导。
在四川乐山,浙江农林大学专家深入乐山市沙湾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井研县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天然笋用竹林竹混交基地、竹笋精深加工、竹浆造纸等地调研。专家们建议,当地要全面推进竹产业五个一工程:一是绘好一张蓝图,认真谋划好乐山竹产业发展;二是建好一批培育基地,有力推进竹林生态高效经验;三是建强一批基地,有力推进竹产业高值化利用;四是建特一批文旅基地,有力推进美丽竹林风景线建设;五是建好一个创新基地,有力提升竹产业人才技术支撑。
此外,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专家教授们还立足浙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科技服务。在浙江,他们赴临安、余杭、遂昌、云峰莫干山研究院等地,围绕科技小院建设、行业标准制定、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规划建设等开展技术服务。在海南,他们考察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与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基地开展合作座谈,并赴海南润丰太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甜龙竹基地指导热带竹笋高效培育技术。在四川,他们先后赴宜宾南溪、兴文、筠连等地开展科技服务,就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竹林风景线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并指导楠竹林复合经营和佯黄竹示范基地建设等。
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已先后组织了近百名科技人员,指导各地春耕备耕。大家先后开展电话、视频等远程技术服务100余次,编写春耕技术操作规范50余条,编制各类农业生产技术10多件,先后录制发布各类技术指导视频10余部,服务面覆盖多个省份的100多个乡镇,近200家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309845589870596&wfr=spider&for=pc 《浙江日报》:20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