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合作处

成果展示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雷竹可持续经营原理和技术研究

发布者:  时间:2011-07-06  浏览:

该项目在系统深入研究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栽培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雷竹可持续经营技术,为雷竹产业化提供技术保障。主要发现与创新如下:发现了雷竹地下系统三大分布规律、内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笋芽形成的调控规律,提出了雷竹笋芽四季分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雷竹笋期调控、竹林结构动态调控等系列实用技术,理论上有突破,技术上有创新;综合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研究方法与手段,率先开展了雷竹不同栽培类型的评价与选择研究,发现了2个集笋用、观赏于一身的珍稀新变型──花叶雷竹与弯秆雷竹,丰富了中国雷竹种质资源库;并最早开展了雷竹有性繁殖研究,成功筛选出雷竹实生优良种苗,为雷竹良种繁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雷竹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物数学方法,开展了雷竹引种适生区域研究并对其进行区划,为全国雷竹的成功引种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目成果已推广到上海、福建、湖南、安徽等南方11个省市区,近3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1万hm2,新增产值超过16.00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Copyright2015 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网站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行政楼422室;联系电话:0571-63866640 63740880;传真:0571-6374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