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属细秆竹种主要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者: 时间:2012-03-13 浏览:
成果简介:
明确了早园竹林昆虫及天敌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动态,掌握了早园竹林昆虫群落的基本特征及各功能集团群落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了筛胸梳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浙江栉蝠蛾(Bipecctilus zhejiangensis)和竹黄腹大草螟(Eschata miranda)3种害虫的生活史及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分离鉴定了浙江淡竹黑腐病(Fusarium equiset)的病原,掌握了其侵染规律,筛选出了3种能有效防治淡竹黑腐病的杀菌剂,明确了关键防治时期,施药剂量及施药方式;提出了竹林金针虫食物诱捕监测法,分离鉴定了一种高寄生率的金针虫生防菌,掌握了其培养和应用技术。针对竹林金针虫等各病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筛选出了高效无公害的防治药剂,综合多种防治手段提出了高效、安全的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成果能有效控制上述病虫害的发生,能为食品用竹林病虫害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竹蝗趋尿”行为的化学生态机制研究,明确了尿液中吸引黄脊竹蝗的活性物质,筛选出具有显著诱蝗效果的黄脊竹蝗人工引诱剂配方。基于此配方,混配化学药剂,选用适合的载体,结合黄脊竹蝗活动及取食特性,提出了黄脊竹蝗高效的诱杀技术。在黄脊竹蝗活动期高峰期每份毒饵每天可诱杀竹蝗500头左右(发生区竹蝗虫口密度约12头/m2)。本技术操作简易、成本低廉、持续高效,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合作方式(成果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人:舒金平
电话:0571-63329652,13858110477
电子信箱:shu_jinping@yahoo.com.cn